農業部副部長張桃林:轉基因技術是安全可控的|張桃林|轉基因技術|農業_新浪新聞
原標題:農業部副部長張桃林:轉基因技術是安全可控的,某些地方有違規操作的可能
來源:中國經濟周刊
“農業部食堂也是從公開市場上采購食材,我們沒有特供渠道。”全國政協委員、九三學社中央委員會副主席、農業部副部長張桃林3月3日亮相“委員通道”,回答了關於農產品安全的問題。他表示,“對農產品質量安全問題堅持‘零容忍’,農業部將大力推進農業由增產導向轉向提質導向,從三方麵入手著力確保產地環境和農產品質量安全:一是做好源頭保障,實現產地環境的清潔化;二是做好生產管控,實現生產過程的綠色化;三是做好全程監管,實現質量安全的可追溯化。”
在3月8日下午舉行的九三學社分組討論間歇,張桃林接受了《中國經濟周刊》記者的采訪,對目前社會資本在農業領域的創投項目火熱,以及如何培養“新型農民”的問題談了自己的看法。
目前不少社會資本積極湧入與農業相關的創投項目,提出“綠色”“有機”“健康”等概念,旨在為企業帶來利潤的同時,幫助農民脫貧,並提升農產品的品質,幫助農業進行產業升級。不少社會資本鍾愛產業鏈較長的農業項目,其抗風險能力相對較強,此外國家對農業的扶持政策都集中在上遊領域,在養殖種植和初加工方麵可享受國家各種優惠政策,項目盈利能力十分可期。但也由此引發了兩個問題:懂文化並具有一定科學技術能力的新型農民成了稀缺勞動力;社會資本若隻追求短期效益,是否會對長期的農業安全產生不利影響,相關部門該如何監管?
針對“新型農民”的問題,張桃林提出兩點建議:首先應加強對農業人口在新技術和相關技能上的培訓,其次要在舊有傳統生產模式上進行創新。針對社會資本是否短期逐利的問題,張桃林認為短期逐利項目不應受到相關部門的鼓勵,因為生產鏈條長是農業生產本身的屬性,“隻有切實能夠提高農產品質量和產量,並且有切實效果幫助農民致富的項目才應獲得鼓勵。”張桃林表示,有機、綠色和健康農業肯定是我國農業領域產業升級的大方向,在此方向內,企業合理的利潤空間與農產品安全並不矛盾。
此外,張桃林對目前農業部對轉基因技術的政策發表了看法,他堅持認為轉基因技術是安全可控的,我國的機製目前也較為健全,“目前我國對轉基因食品的安全評價有一套非常嚴格的機製,經過安全評價批準的轉基因食品除了增加人們預期的抗蟲抗旱等功能以外,並不增加額外風險。”但他也直言,某些地方還是有違規操作的可能,比如種植未經批準的轉基因項目等,這些問題要靠繼續嚴格執法和監管來解決。
點擊進入專題
責任編輯:霍宇昂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