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渤士說 星投顧】股票價格偏高還是偏低,有評判標準嗎?

全文1887字⠠預計閱讀需11分鍾
股權價值評估過程較為複雜,涉及眾多影響因素。通常,評估模型分為相對估值法和絕對估值法兩種。相對估值法主要采用市盈率、市淨率以及企業價值倍數等指標進行評估。絕對估值法則以股息貼現模型和現金流貼現模型為主要代表。然而,任何模型都無法全麵覆蓋所有現實因素,因此,模型推導出的結果僅供參考,市場才是最終的定價者。
相對估值模型
市盈率(P/E)等於股票價格除以每股收益。市盈率反映了投資回收期的長短,市盈率越低,投資價值相對越高。例如,市盈率為10倍意味著企業市值大約是年盈利的10倍,投資者大約需要10年時間收回投資成本。市盈率分為靜態市盈率(基於最近公開的年報每股收益)、TTM滾動市盈率(基於最近四個季度每股收益之和)和動態市盈率(基於未來一年預期的每股收益)。市盈率模型是估值方法中最為簡潔有效的,適用於收益較為穩定的消費行業,如家電、食品、白酒以及汽車行業,但對於收益為負的行業,如互聯網行業,則不適用。
以某上市汽車製造企業A為例,假設其2023年每股收益為10.5元,2024年每股收益較2023年增長80%,汽車行業可比企業平均市盈率為17.77,那麽其2024年目標股價=2023年每股收益*增長率*可比企業市盈率=10.5*(1+80%)*17.77=335.85元。目前,A股票價格為250元,表明該股票價格被低估。
市淨率(P/B)等於股票價格除以每股淨資產。市淨率反映了投資者為每單位淨資產支付的價格。市淨率估值適用於資產定義明確的行業,如銀行、能源、礦業、房地產業等,但對於依賴無形資產的行業和企業,如服務業、互聯網和製藥企業等,則不適用。
以某上市商業銀行B為例,假設其2023年每股淨資產為7.6元,2024年每股淨資產較2023年增長8%,銀行業可比企業平均市淨率為0.6,那麽其2024年目標股價=2023年每股淨資產*增長率*可比企業市淨率=7.6*(1+8%)* 0.6=4.92元。目前,B股票價格為4.6元,表明股票價格處於正常區間。
企業價值倍數等於企業價值除以稅息、折舊及攤銷前利潤,計算公式為:企業價值倍數=(股權價值+總債務-現金及現金等價物)/(淨利潤+所得稅+利息+折舊+攤銷)。
企業價值計算公式為:企業價值=企業價值倍數*稅息、折舊及攤銷前利潤。
企業價值倍數模型適用於基建投資較大的行業,如電訊、基建和酒店娛樂業,但對於依賴信貸銷售的公司則不適用,因為應收賬款多,可能導致計算不準確。
以某上市酒店C為例,截至2023年12月29日,假設其企業總股本為3.91億股,總債務為11.88億元,現金及現金等價物8.00億元,稅息、折舊及攤銷前利潤為2.45億元。假設酒店C2024年營收增速為28%,選取酒店行業可比企業價值倍數為15倍。2024年企業目標股價計算過程如下:
1.企業價值=稅息、折舊及攤銷前利潤*可比企業價值倍數=2.45*(1+28%)*15=47.04億元。
2.由於企業價值=股權價值+總債務-現金及現金等價物,因此股權價值=企業價值-總債務+現金及現金等價物,將此公式兩邊同除以企業總股本,得到企業目標股價=(企業價值-總債務+現金及現金等價物)*(1+增長率)/總股本。
代入數據,2024年企業目標股價=(2.45*15-11.88+8.00)*(1+28%)/3.91=10.76元。當前C股票價格為6元,表明股票價格被低估。
(絕對估值模型一)股息貼現模型
股息貼現模型基於股東從企業獲得的所有現金流,這些現金流以股息形式發放。這些股息的總和即為企業股權價值。對於固定成長的企業,其股票價值V=D₀*(1+g)/(r-g),其中,D₀為企業當年派發的股息,g為股息年增長率,r為必要報酬率。例如,某企業保持固定成長,年增長率為5%,必要報酬率為10%,當年派發的股息為每股5元,那麽該企業股票價格V=5*(1+5%)/(10%-5%)=105元/股。股息貼現模型適用於有穩定股息發放曆史、長期派息承諾的企業估值。該模型的優點在於邏輯清晰,基於股東獲得的股息收入進行估值,估值數據易於獲取,且對於股息穩定的大型企業,估值更為合理。然而,股息貼現模型無法適用於不發放股息的企業,且若企業股息政策發生重大變化,則不再適用。
現金流貼現模型的估值原理是企業價值主要體現在其產生的現金流上。該模型基於兩種現金流構建評估模型,即公司自由現金流對應加權平均資本成本折算企業價值,股權自由現金流對應股本回報率折算股權價值。由於許多企業不分紅或分紅較少,且現金流更能反映企業長期的經營利潤,現金流貼現模型更適合用於被收購公司的估值。
編發|⠩⨱
審核|⠦皓
(轉自:渤海證券財富管理)
「小礼物走一走?雪碧可乐来一罐!」
还没有人赞赏,支持一下吧
哇~真是太棒了